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  行业动态

兴水新战略 幸福新中原

时间:2021-01-25

来源:河南水利厅网站

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栉风沐雨,水润中原。乘着祖国飞速发展的快车, 河南省水利事业蓬勃发展。 崇山险滩,田园旷野,气贯长虹的水利工程如座座巍然屹立的丰碑,见证了河南水利的巨变。

  “四水同治”落地生根,水利投资1 736亿元, 河口村水库工程在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首个通过竣工验收并获得中国建设工程“鲁班奖”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100%动态达标……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河南水利工作只争朝夕、足音铿锵。水利事业与民生同频,与时代共振,成就了一段不平凡的征程。

  四水同治 实施兴水新战略

  河南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流域,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河南具有水旱灾害频繁、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等显著特点。

  根据实际, 河南提出高效利用水资源、系统修复水生态、综合治理水环境、 科学防治水灾害, 实施 “四水同治”,以实现节约集约、增加供给、连通水系、统筹治理、科学监管,支撑和保障河南高质量发展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尤其是近年来,河南深入分析治水主要矛盾转化, 在传承中创新,在探索中提升,在实践中升华,不断调整治水理念,“四水同治”被河南省委、省政府列为全省重要战略。

  河南实施“四水同治”的做法,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,成为国务院办公厅向水利部推荐的两个典型经验之一。

  2019年9月18日,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的伟大号召,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,刻下治黄史上新的里程碑。

  嘹亮号响,大河激荡。前所未有的定位,开辟了治黄全新视野,开启了大江大河的“大治时代”,激发了河南水利发展的新活力。

  黄河是河南最大的过境水资源,是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建设“生态河南”的重要保障。

  2021年年初,河南粮食产量数据发布,2020年总产量1 365.16亿斤,连续15年超千亿斤,“粮仓” 更满更高。粮食生产,命脉在水利,引黄灌溉为河南粮食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黄河,静静滋润着河南这个人口大省, 保障着河南粮食安全。

  在温县子夏湖边,市民漫步谈笑,感受着黄河水带给他们的幸福生活;小浪底北岸(济源)灌区一期工程试充水运行,济源彻底告别“守着黄河没水用”的历史;三门峡市构筑沿黄生态屏障, 成为全国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之一……

  借助毗邻黄河的优势,河南沿黄各地相继启动黄河水生态战略,科学编制城市生态水系规划,加大水系生态修复力度, 加快城区水系贯通,逐步恢复城市河流生态功能,致力打造河畅水清、岸洁景美、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。

  “河南省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践行总基调,坚持‘四水同治’,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, 水利事业呈现出好的趋势、好的态势、好的气势,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。 ”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说。

  补齐短板 助力幸福新生活

  随着甘甜的自来水流入南蒲街道夹堤村农民家中, 河南省长垣市农村饮水安全歼灭高氟水、苦咸水、污染水的战役,于2019年11月宣告胜利。

  聚焦饮水安全短板。 “十三五”以来, 河南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截至2020年6月底,全省实现了任务清零、问题清零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动态达标的目标。

  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 119处,集中供水人口7 600万人,超额完成了全国“十三五”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目标,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,实现了由“喝上水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转变。

  河南省水利厅探索“规模化、市场化、水源地表化、城乡一体化”的农村供水“四化”新路径,在濮阳市进行试点,取得积极成效。2020年11月29日,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。

  决战决胜,助力脱贫。河南省水利厅先后派驻四任第一书记到范县王楼镇东张村,投资2 400万元对多年废弃的河塘进行集中连片打造, 共同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。 “水韵康庄、柳溪小镇”, 村口墙上遒劲有力的8个大字,道出了村子5年来的变化。

  河南省水利厅每年安排投资计划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,“十三五”期间累计向贫困地区安排投资248.89亿元,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资金94.08亿元, 受益人口共计2 418.16万人。

  同时,河南全面贯彻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,水库移民收入稳步增长。2019年全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5 000余元。

  2020年10月26日, 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成功实现截流。该工程是河南省实施“四水同治”首批推进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,建成后, 将进一步完善沿淮革命老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, 解决沿淮103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,惠及35.7万亩灌溉面积,还能有效涵养水源,改善流域生态环境。

  蓄滞洪区、骨干河道治理、中小河流治理、病险水库(水闸)除险加固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洪影响处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, 使得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。

  大中小水源、水系连通、引黄调蓄等工程建设, 使得水资源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
 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、农田水利、水土保持、农村水电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, 使得农村水利基础进一步夯实……

  “以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为导向,以工程补短板为重点, 河南省加快完善全省水利基础设施网络, 水网体系加快完善。”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说,“‘十三五’时期,河南省水利投资达1 736亿元,规模再创新高。前坪水库、出山店水库拔地而起,列入河南省‘四水同治’首批推进的引江济淮工程(河南段)等‘十大水利工程’已开工9项。 ”

  强化监管 开源节流新探索

  2020年12月2日起,河南省新修订的 《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》《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》 两个地方标准开始施行。

  其中,《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》与原定额相比实用性更强,在区域适用度上更加合理,如小麦在南阳、豫东、豫北的新定额从南至北依次提高;《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》中新用水定额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各行业节水减排防污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  在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中,“节水优先”摆在首位,河南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以量定需、 严格管控的新时期。 目前, 河南持续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效领跑者活动, 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,示范引领节水新风尚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河南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 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, 郑州市等5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先后通过验收, 命名洛阳孟津县等72个县(市、区)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市、区)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.616,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32.1立方米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24.5立方米。

  2020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6周年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南水北调累计向河南供水超过117.91亿立方米,受益人口2 300多万人, 丹江水润泽中原。

  以节水优先为遵循,河南致力于管好水资源。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,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表化试点工作。

  下一步, 河南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,实施郑开同城、驻马店等地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,同时,加快推进“丹江水进农村”,选取在濮阳、平顶山2个省辖市,以及21个县,推行地表水源置换工作, 扩大南水北调受水区,提高供水保障率,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喝上优质的丹江水。

  “全省水利系统以总基调为指导,全面加强行业监督管理。 ”孙运锋说,“农村饮水安全实现100%全覆盖、群众饮用水100%全流程监管;河道采砂由无序转向规范; 全省水利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连续两年全覆盖,实现了从‘被动查’到‘主动管’的转变;连续5年保持‘零事故、零死亡’的安全生产态势,2017年以来连续3年被河南省安委会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;水利发展资金、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评价连续三年被财政部、水利部评为优秀等次;水利建设质量考核连续5年获得A等, 位居全国前列。”

  生态和谐 兴利除害新画卷

  2020年7月的豫南, 连遭多轮强降雨。7月18日10时起,河南省水利厅先后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、Ⅲ级、Ⅱ级应急响应,并组建临时党支部,靠前指挥,全力抗洪。7月21日,固始县丰港乡潘庄村史灌河右堤发生重大管涌险情,后发展成洞穿。河南省水利厅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紧急驰援, 连续奋战54小时, 成功保住了史灌河大堤,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2016年“7·19”强降雨、2018年“温比亚”台风、2020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得以成功抵御……“十三五”期间,河南省有效抗御60次较强降水过程和10多次明显旱情,将洪涝干旱损失降到了最低,实现防洪减灾效益212.9亿元、抗旱减灾效益182亿元。

  尤其是2020年河南省成功应对淮河流域性大洪水的做法, 得到了水利部和省委、省政府的充分肯定,水利部部长鄂竟平、 河南省省长尹弘作出批示, 水利部办公厅在全国范围内给予通报表扬。

  白鹭盘旋湖面、野鸭游弋水中,行人踏着彩色步道环湖而行, 这是笔者前不久在驻马店市新蔡县东湖看到的场景。 汝河、小洪河在新蔡交汇,历史上,这里曾被戏称为“洪水招待所”。

  为变“水患”为“水利”,近年来,新蔡县投资实施了“五湖四带”生态水系建设工程,通过整治水塘、鱼塘、沼泽洼地等,建设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湖泊,以沿河的四个景观带连通,环绕城区总长49.2公里,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

  近年来, 河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,城市品位得以提升,人居环境得以改善, 城市居民充分体验获得感和幸福感。 通过推广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经验, 实施乡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,助推以水润城、美丽乡村建设。

  河南通过统筹域内水资源, 科学配置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用水。 推进河湖水系连通,加大生态流量调度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完成生态补水23.67亿立方米,河湖孕育了新生机。

  河湖长制从“有名”向“有实”迈进,河湖监管取得突破。19位省级河湖长开展巡河调研41次,示范带动全省各级河湖长巡河194万余次。推广“河长﹢检察长”“河长﹢警长”机制,推行上下级河湖长“三个清单”交办机制,推进卫星、无人机、监控、人工“天空地人”一体化监督机制,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。

  用汗水浇灌收获, 以实干笃定前行。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 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,谋划实施好水利工作至关重要。

  展望“十四五”,刘正才说:“要紧扣治水主要矛盾变化, 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, 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线, 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,着力构建‘一纵三横’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,建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先行区,进一步提升水治理能力,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、优质水资源、健康水生态、宜居水环境、先进水文化的需求,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, 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水安全保障。”